克服因果(一)
「觉悟」之人必理解什么是「谦卑」:能够承认自己平凡需要无比的谦虚。我们有可能过得好、吃得好、睡得好,也或许受过根深的教育,甚至有个理想的生计和生活。但拥有财富、生计或教育都不是「开悟」的先决条件;也不是穷困、痛苦一生就能让我们更接近「开悟」的领域。唯有寻求「开悟」者才是正在迈向实践之路!
原因在于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的完美生物;我们认为自己是万物之上所以世界之事都由我们决定罷了!就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是完美生物,我们向往他人的地位和权力,错误选择了他人为我们生活中的榜样;我们渴望有一天能够胜于、甚至取代他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环境中,错误地认为我们必须让它变得更好。我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明、生产、利用;我们建立了金融体系来满足我们的欲望、贪婪和无知!我们假装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这份同情心,穷困的生活也仍然继续着。如要改变现实,需要大量的信念和智慧,说不定一生一世也不足于改变多少,何况我们所传下去的,并非「开悟」的智慧,所以错误的概念理念还会持续着。
自2500多年前释迦摩尼佛首次论述「因果」以来,世界目睹了许多破坏和变化。许多帝国和朝代都来去匆匆;现代的权力斗争已经演变成今天的民主和工业的幌子下。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也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所能接受的规范。然而这些行为变化都是外在的:是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伪装,以确保不泄漏我们内心中的欲望和思想,可以远离窥探的目光。外在所表现的慈悲和慷慨仅仅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内疚和怜悯,尤其是对那些我们认为比我们更不幸的人,不是因为我们理解了高尚的观念,而是因为我们因果所带来的感觉与感受误导了我们,造成了内在的误解,无法助长我们。
「因果」是个很奇怪的真理。它源于我们前世的意图和行为(或非行为):但在今世却呈现于我们的感应、感觉与感受中。换言之,如要摆脱前世累世所带来的因果纠葛,就必须化解我们内心中的感觉与感受!如果我们经常感到低落而消极,就必须设法解决产生这些情绪的感应、感觉或感受。如果我们不去面对它(非行为),这些消极的情绪将会持续到来世:这就是因果轮回的诡辩 - 它不仅仅行为,它也会产生于非行为。无论我们生活中对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感觉与感受(例如:配偶,孩子,竞争对手,亲戚或邻居等)都将在我们的「灵体」中根深蒂固,我们的灵体成了来世的传播媒介。这是一种传染病:如果我们不小心,这些因果所带来的情绪将会增长,并以我们未来生活中带来无法解释的影响。因果轮回的理念看是复杂,但并不难理解。一旦我们了解了自己内心的感应、感觉与感受的由来,我们将有机会克服因果!
在灵界的眼里没有所谓「好」或「坏」的因果,因为人们对好坏的看法往往取决于对特定的人事物之感想。如果我们怀有来自于因果的负面情绪,我们自然的会做出强烈的反应。相反的,当我们拥有相对积极的情绪,那我们将对同样的状况做出正面的反应。我们前世累世的感觉和感受越强,事件或情况引发反应的倾向就会越高。这听起来很简单,但由于我们并没有敏锐地意识到我们浅浮在的感觉与感受,我们总会发现自己处于各种令人不快的困境中!如要克服因果,我们必须首先学习观察自己(这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的能力),以便找出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快乐或悲伤;了解什么事使得我们烦恼、或是让我们平静。观察我们对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邻居或陌生人的反应。并考虑我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预测他们会如何对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接下来,再观察我们周边的人,他们又如何应对事件或情况?别忘了我们周边的人也不会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潜在的感觉与感受,因此,我们应该能够观察到不为人知的错综复杂的行为!观察他人并非要参与他人的事,而是要观察他们的反应。类似在电影院里观察观众们全神贯注于其中,才发现各自的反应都不同!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会唤醒我们的潜意识,提高我们对自己感觉与感受的认识。
生命之苦就意味着我们潜意识里充满消极、负面的情绪。也许我们很努力的改善自己的想法,也选择参与一些积极正面的活动来唤起愉快的感受。但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被激发的感觉不会持久,不过多日,我们又重返负面情怀中。一次又一次的,我们允许自己沉迷于自己的无知!我们尽量提醒自己要积极正面,但能持续多久取自于自己记得提醒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感觉与感受,通过学习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才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有用任务上。比如,每当我们对某人有强烈负面感应或感觉时,不如提出这人五个积极特征来平衡这些负面的能量,立志阻止不良的感受在心中扎根繁殖?不如尝试一下是否能通过简单的内心调整来改变心情和生活。这看是一个小小的壮举,但所有任务中的小小的成功都会克服因果而萌生新的生命!